清代山東“聚泰爐 招財童子至 利市仙官來”五十兩開爐吉語錠一枚,重量:1884.2克;開爐吉語錠是銀爐在歲初開爐鑄寶時,特別鑄造的鎮爐寶銀,通常不流通,不僅成色足,工藝也較普通品更為精美,因鑄造數量稀少、銘文寓意吉祥,常被作為鎮宅之寶,深受藏家的追捧;拍品錠型規整,寶面開闊,三方戳記平正清晰,一側外壁陰刻花碼“〩”(9),另有經手小戳二處,漿色自然深沉,蜂窩均勻細密,內斂亮麗光澤,品相頗佳,GBCA MS60+ “招財童子”源于觀音菩薩的協侍善財童子,系文殊菩薩在孟加拉灣沿岸居住過的福城首富福德長者的小兒子,出生時各種財寶自然涌出,故名善財,民間又稱其為招財童子,后被作為幸運符,代表招財、開運、納福、緣起、必勝、高中、平安之意?!袄邢晒佟眲t是中國民間流傳的五路財神之一,即專門負責迎祥納珍的北路利市仙官,最受商人歡迎,每到新年,必將其畫像貼在門上,以圖避邪禳災、財運亨通。利市仙官崇拜在宋代就已流行,元代廣為民間供奉,近世民間對利市仙官的信奉仍有保留,尤其在北方地區,過年多有張貼利市仙官年畫的習俗。
賀慕群出生、成長于民國時期,屬于第二代赴法女性畫家。1965年起定居巴黎,其作品明顯受到“后印象派”和“巴黎畫派”的影響,形式構成簡潔,自覺追求平面意味,色彩優雅而略含憂郁,情緒敏感而克制,帶有早期“表現主義”比較溫和的情感面貌。盡管賀慕群從未進過正規的藝術院校,但她憑借自己的天賦和勤奮,1968年巴黎“婦女沙龍展”中以《玩具系列》獲得油畫大獎,嗣后,在歐洲各國巡回展出。 《蹲》創作于1970年,構圖簡潔,意蘊豐富。畫中白衣黑褲的人蹲坐于中央,右肘撐膝,左肩高聳,似乎是在擺弄修理眼前巨如車輪的器具,呈現出面朝畫里背朝外的經典造型。畫家采用大面積的純色平涂,在色彩的明暗和碰撞之間塑造形象,消解陰影而不失體積感。畫家筆下的每一層油彩都很薄,但是多層疊加,白色油彩輕輕地覆蓋在黑、棕色之上,平而薄的質感頗具版畫的視覺效果。
《山雨》未署年款,綜合畫面、落款及用印習慣分析,判斷為傅抱石抗戰勝利后所繪,畫家以篆書題寫畫名,且無上款,洵屬傅氏自遣懷抱之高古佳構。查閱葉宗鎬編著的《傅抱石年譜·增訂本》,畫名《山雨》者僅有兩幀,分別為南京博物院、北京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等重要機構收藏,可知本幅之難得。 經過金剛坡時期的錘煉,傅抱石的繪畫藝術已臻于熟,并且醞釀大成,畫境別開生面,耐人尋味。1946年秋,傅抱石回到南京,繼續執教于中央大學藝術系,并籌備次年舉行的個人畫展。拍品即是這一時期的佳構,以篆書題寫畫名“山雨”,系傅抱石在自認氣格高古的作品上方才施用。畫中峰石夾峙,大雨滂沱,人物微小如豆,肩挑扁擔,擎傘行走在長松遮掩的山道上,濕潤之氣撲面而來,仿佛仍置身蜀中。方形幅面采用明快的對角線構圖,卻因筆墨的多變顯得層次井然、韻致曲折,彰顯出傅抱石對畫面高超的駕馭能力,不愧為大方家數。
民國十六年張作霖戎裝像背龍鳳黼黻圖伍拾圓金幣樣幣一枚,LM-1031,此幣系張作霖主政北洋政府時期擬實行貨幣金本位制構想下的產物,由天津造幣廠試鑄,未發行,國內外機制幣權威目錄中,均將其珍罕度列為最高級;拍品以純金坯餅制作,幣??坦ぞ?,壓印力道十足,正面人像浮雕極具立體感,背面龍鳳黼黻圖細節淋漓盡致,制作精美絕倫,堪稱中國近代鑄幣史巔峰之作;拍品源于2008年8月香港錢幣拍賣會(Baldwin-Ma Tak Wo)拍賣品第1343號,是五十余年來出現的三枚金幣實物之一,另外兩枚分別是:1993年刊載于中國人民銀行編著《中國歷代金銀貨幣通覽·近代金銀幣章卷》第87頁,為國家公藏,2012年11月邦瀚斯(Bonhams)香港拍賣會拍賣品第500號,出自張作霖家族后裔,來源明確;此外,1971年耿愛德藏中國錢幣專場拍賣目錄中刊載一枚,拍后不知所蹤,且圖片模糊無法比對,與此同時,其拍賣目錄說明中還提及意大利駐華公使齊亞諾曾獲贈一枚,下落不明,此二枚金幣與本拍品之間可能存在重復關系,所以,綜合目前所見實物及其他線索,此枚金幣的存世量應為三至五枚;拍品一直以來都是泉界公認最為珍罕的中國機制金幣,更以“民國幣王”享譽世界,收藏價值不可估量,PCGS SP64
清代寶泉局“咸豐元寶”當千樣錢一枚,直徑:63.7毫米,鑄造精整,雕刻深峻,錢文筆劃峻拔分明,樣錢風范極致,保粹至臻 極美88 清咸豐年間,爆發太平天國運動,起義軍在江蘇南京建都,北上征伐,戰無不克。清廷為鎮壓太平軍,軍費開支大增,然而稅額驟減,使清廷面臨嚴重的財政危機。此時,朝廷賴以鑄錢的滇銅,又因道路阻斷,無法運進北京。為裨補財政虧空,咸豐三年(1853),清廷被迫鼓鑄咸豐大錢,當時全國各省有二十八局競相鑄造。咸豐大錢自當十至當千,有多種面值。因折當過重,大錢一出,有利可圖,引得私鑄蜂起,市場混亂。咸豐四年(1854)七月,清廷即令停鑄當百以上面值的大錢。當五百、當千兩種,流通時間僅約半年,后被戶部用寶鈔和官票大量收兌,留存至今非常有限,精鑄樣錢更為稀有。
1906年丙午戶部大清銅2幣中心“淮”二十文樣幣一枚,CCC-272/CL-TK.21,清江浦銅元局僅量產了“陰淮”與“陽淮”十文銅幣,二十文面值者目前雖已知四枚存世,但因缺乏史料佐證,業內研究推測認為,應屬試樣或短期搭造性質;在存世的四枚“淮”二十文當中,僅兩枚品相可達完全未使用一級,拍品即其中之一,另枚則由著名收藏家孫鼎捐贈入藏上海博物館,余二枚則為流通品相,故“淮”二十文銅幣存世可謂稀若星鳳,被列中國近代機制銅幣十大名珍;拍品系鋼模初打,底版無傷,圖文壓印飽滿清晰,細節處無一不精,頗具樣幣風范;同時,此樣幣出身名門,傳承有緒,在2018年4月香港SBP錢幣拍賣會上,以50.4萬美元的成交價,與同場拍品四川當三十水龍紅銅樣幣并稱拜倫·懷特(R.Byron White)集藏之“絕代雙驕”,珍貴之至,PCGS SP64BN,目前為該公司此品種唯一入盒紀錄
關良早年留學日本即對現代主義各流派涉獵頗深,高更寧靜質樸的裝飾性筆觸、梵高夸張的色彩與形體以及馬蒂斯的單線平涂深刻滋養了關氏的風景畫,對其影響終身。但關良并未重復大師的藝術,他自三十年代起開始大量創作中國畫,探索東西方藝術融合之道,創化出具有強烈個人色彩的杰作?!渡絽^風景》具有濃厚的印象派、后印象派情調,而色彩的層層滲透,屋舍掩映山林的布局也展現出中國傳統繪畫的影響,構思與技巧令人嘆服。
拍品以洋彩錦地皮球花為飾,與兩岸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數件乾隆洋彩錦上添花瓷器裝飾技法相同,屬于等級極高的宮廷陳設器,十分珍貴。 清宮檔案中的“錦上添花”裝飾技法,俗稱“軋道”,可細分為剔、繪兩種,均費工費時,乾隆皇帝相當重視此一品種,檔案中屢見其傳旨要求燒造錦上添花瓷器。拍品結合剔、繪兩種技法,采用先剔后加金彩繪出錦地紋,追求掐絲琺瑯器的工藝效果,施藝不厭其煩,踵事增華,氣息富麗堂皇。
《臨明四家畫卷》畫心高僅三寸,長四米有余,作于溥心畬隱居西山戒臺寺期間,依次臨摹沈周《滄洲圖卷》、文徵明《煎茶圖并行書詩卷》、黃道周《松石圖卷》與董其昌《北干山圖卷》,各段題字均依原樣謄寫,是他早年臨古力作,加之首次現身拍場,實屬難能可貴。其中黃道周《松石圖卷》現藏大阪市立美術館,畫面與溥心畬臨本一一對應,溥氏擅繪松樹,畫法濫觴卻甚少有人提及,拍品臨黃道周一段,揭示其淵源,對于深入了解溥氏早年的畫學淵源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
上款為陸儼少摯友程景溪(1908-1988),江蘇無錫人,早年就讀于無錫美專,與陸儼少同窗,二人志趣相投,結下深厚交誼。程景溪熱心藝事,擅詩詞,著有《霞景樓詩稿》。 1947年,陸儼少在無錫舉辦個人畫展,經程景溪幫助,反響頗佳,《陸儼少自敘》中提及:“一九四七年我三十九歲,秋天,積得畫幅百余件,到無錫舉行個展。老友程景溪為我捧場。他在麗新染織廠任高級職員,認識無錫上層工商界人士,因之成績甚好?!迸钠芳醋饔诖四甓宋?,正面繪高士隱居于山水之間,構圖新穎大膽,長松幾乎與畫面同高,松陰草舍中,高士正在讀書,童子在一旁煎茶,周圍飛瀑流泉,水聲潺湲,一派世外桃源景象,壓角印“一日安閑值萬金”,正與畫意相合。圖中技法已有陸氏成熟期的韻致,體現在筆墨的松秀靈動,以及布景的大膽創造。陸儼少曾說自己作畫是從局部而整體,故能不落窠臼,格外有生氣,是箑即為一例。
1903年癸卯奉天省造光緒元寶庫平銀一兩銀幣樣幣一枚,K-931I/LM-486,奉天制造銀圓總局雕模試鑄,泉界習稱“奉天一兩”,彼時因“圓兩之爭”幣制未決,僅試鑄未發行;奉天一兩樣幣自光緒三十年(1904)首次見諸公開報導為世人所知,距今近一百二十年孑然一品,遺世獨存,毫無疑問位居中國機制幣大珍之首;樣幣雕刻工謹,鑄模深峻,底版銀光瑩亮,頗具類鏡面觀感,雖設計風格與同時期量產的“圓”制奉天七錢二分銀幣相類似,但幣文楷書更為瘦硬有神,龍身更加粗壯威武,氣勢恢宏,見之忘俗;此樣幣收錄于國內外多種機制幣權威目錄,出版繁多,著錄累累;拍品1952年在香港出現,張璜以拓圖經馬定祥鑒定為真品后,2000美元售與著名收藏家耿愛德(E.Kann),1971年耿愛德藏中國錢幣拍賣會上,被美國富商古德曼(Irving Goodman)以3000美元收入囊中,1991年古德曼藏中國錢幣付諸拍場,資深錢幣收藏家張秀青以18.7萬美元競得,創其時中國錢幣最高成交紀錄,2010年,上海收藏家周大為斥巨資,將其捧回故里,正是這些頂級藏家的薪火相傳,讓此枚絕世遺珍不墜生死輪回,與日月同輝,PCGS AU55;另附PCGS封裝耿愛德、古德曼專場拍賣會展簽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