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誠軒2021年春季拍賣會已于5月21日順利收官,中國書畫、現當代藝術、瓷器工藝品、錢幣四個項目共六個專場,總成交額人民幣二億二千四百余萬元,總成交率逾91%,表現穩健。
中國書畫共五百三十余件拍品,成交率81.7%,成交金額五千四百余萬元。徐悲鴻《柏陰真龍》繪于1943年,畫中良驥低頭啃草,參天古柏象征國人不屈的抗戰精神,五十年代被韓國政府相關人員張勃贈與當時的美國駐韓大使布里格斯,此次以598萬元為資深藏家競得;徐氏另幅《齊頭并進》創作于1941年7月旅居新馬期間,成交于356.5萬元。
齊白石《香卉佳果四屏》為其1945年八十五歲時所繪,屬難得的原套四屏畫作,分寫白玉蘭、紫葡萄、紅荷花與黃枇杷,筆墨縱肆,色澤明潤,以557.75萬元為實力藏家斬獲。
黃賓虹、蔡元培、章太炎、王國維、羅振玉等《曹溪南華寺北宋木刻造像書畫冊》,為諸人題寫蔡守手拓的佛教名剎南華寺羅漢像刻銘集錦,匯聚多位民國年間學界大師,為本場競投熱點之一,經多方角逐,以356.5萬元為識者收入藏篋。汪東、沈尹默《雪泥鴻爪冊》作于1941年二人同客重慶期間,繪贈友人許崇灝,書畫皆精,以82.8萬元善價易手。
吳冠中《桂林》創作于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峰巒層疊,屋舍綿延,再現桂林宏大秀麗的勝景,成交于253萬元。李可染《牧韻》系1970年代后期繪贈程亞君,畫中戴紅領巾的牧童形象在李氏牧牛題材中非常少見,帶有鮮明的時代特色,獲120.75萬元善價。陸儼少《巫峽萬里風》為1984年所作,刊載于《陸儼少全集》等權威出版物,以98.9萬元交割。
劉凌滄畫、啟功題《麻姑獻壽》作于1981年,寓意吉祥,曾經多次出版,成交于81.65萬元。于非闇1948年所繪《菡萏出水香》,取材于北京西郊諧趣園荷花,以73.6萬元為賞愛者收入。
成扇部分成績不俗。馮超然《醉鐘馗》,扇骨為清末民初竹刻名家王云雕制,競價激烈,以80.5萬元成交,另柄《酒趣書畫合璧扇》諧趣橫生,成交于27.6萬元。張大千《秋江纖夫》繪蜀江景致,畫中拉挽小舟的纖夫栩栩如生,以46萬元交割。
現當代藝術專場成交率81.4%,成交金額八百八十余萬元。周春芽《裸女》創作于1996年,作品以中國傳統園林中的“山石”為題材,將“表現主義”與“山水寫意”兩種中西文化概念融合,用油畫形式呈現出磅礴大氣與細膩精微,以133.4萬元善價易手,拔得本場頭籌;另件繪于2002年的《綠狗》筆觸狂放,色彩濃烈,最終以86.25萬元易主。賀慕群《小孩》作于1968年,人物造型簡約,以大面積色彩平涂概括物象,削弱空間體積感,給人直面現場的視覺沖擊,成交于87.4萬元。此外,劉海粟的四幅鋼筆風景素描作品,史料與藝術價值并重,吸引多位藏家關注,皆以善價成交。
瓷器工藝品專場共一百五十余件拍品,成交率83.4%,成交金額二千六百余萬元。清康熙黃地斗彩云龍紋碗,外壁滿敷黃彩為地,青花繪雙龍趕珠紋,四周五色祥云繚繞,為康熙官窯少見的品種,成交于106.95萬元。清雍正粉青釉凸花四季花卉三多紋大碗,紋飾立體凸出,釉面肥厚滋潤,為雍正官窯仿古兼具創新的品種,最終以285.2萬元交割,為本場最高價。清雍正青花春夜宴桃李園圖仰鐘式杯,器形別致,描繪細膩,畫意紋飾特殊,拍前即頗受關注,最終獲151.8萬元善價。
清乾隆霽藍釉天球瓶,氣勢恢弘,釉色深沉靜穆,為乾隆朝大尺寸陳設用器,以149.5萬元易主。清乾隆粉彩過枝癩瓜圖碗一對,紋飾繪畫精美,胎釉細潤,成交于126.5萬元。清嘉慶胭脂紫地洋彩開光山水圖碗,為清宮御用賞玩之器,用料考究,意境清雅,以92萬元交割。清道光青花纏枝花卉紋賞瓶,成交價85.1萬元。
工藝品部分,青白玉熊形象栩栩如生,張揚力量之美,深具漢代玉雕之遺風,成交于59.8萬元。
錢幣項目《機制幣》、《古錢 金銀錠 紙幣》二個專場,拍品逾一千六百件,總成交率95.1%,總成交金額近一億三千五百萬元,誕生十余項中國錢幣公開拍賣的最高價格紀錄,體現錢幣收藏的繁榮景象。
率先開槌的《機制幣》專場買氣爆棚,拍賣現場座無虛席,競投號牌此起彼伏,熱點頻現。經過連續兩日的鏖戰,最終取得成交率98.3%、成交金額近一億一千萬元的佳績,是國內拍賣機制幣單項成交首次突破億元。
拍前即備受矚目的宣統三年大清銀幣“長須龍”版壹圓樣幣(PCGS SP63),鑄打出色,經輪番搏殺,最終以遠超估價的575萬元為實力藏家斬獲,在奪得本次春拍錢幣項目成交價冠軍的同時,也誕生了此品種公開拍賣最高成交紀錄。另枚“立龍”伍角樣幣(PCGS SP62)亦破歷史紀錄,以287.5萬元高價成交。封面焦點拍品袁世凱像“小飛龍金幣”簽字版樣幣(PCGS SP62),為著名收藏家耿愛德舊藏,存世罕少,以460萬元高價被志在必得者納入囊中;“大飛龍銀幣”簽字版樣幣(PCGS SP61),亦獲333.5萬元善價,二者同創該品種最高成交紀錄。
本場四枚民國十八年孫中山像三帆樣幣中,意大利“A.MOTTI.INC.”簽字版(PCGS SP62),經多位實力買家的激烈競逐,最終成交于402.5萬元,刷新此品種最高成交價格。另外,美國版(PCGS SP63)、奧地利版(PCGS SP64)、日本版(PCGS SP63+)三帆樣幣,均品相一流,分別以184萬元、184萬元、178.25萬元高價交割,亦創目前同品種最高成交紀錄。
1932年鄂豫皖省蘇維埃工農銀行造壹圓銀幣(PCGS AU50),以184萬元創中國革命歷史貨幣最高成交紀錄。1910年新疆餉銀正回文版一兩銀幣(PCGS MS61),以135.7萬元刷新新疆地區流通幣最高成交紀錄。同場其他機制幣精品均有亮眼表現,尤其是經鑒定評級獲高分者,多以逾估價數倍甚至數十倍的高價易手。
《古錢 金銀錠 紙幣》專場成績喜人,成交率88.1%,成交金額逾二千六百四十萬元。銀錠板塊中,普通品種穩中有升,珍稀品種捷報連連,“咸豐六年 瀏陽縣 錢公慎”(CCG MS63+)龜寶,品相臻于完美,“咸豐元年 武岡州 地丁銀”(GBCA MS66),則是存世屈指可數打有稅項的湖南龜寶之一,經多輪競逐,最終分別以230萬元、207萬元納入資深藏家藏篋,前者締造了湖南龜寶公開拍賣最高成交紀錄。安徽“光緒年月 淮北厘局”五十兩銀錠(GBCA MS65+),存世亦少,狀態堪稱頂級,以109.25萬元高價易手。江西“乾隆六十年六月 南城縣 伍拾兩”方寶(CCG AU55),因著錄于大英博物館權威出版物而備受珍視,成交于92萬元。元代“至元十四年 揚州 兩浙運司鹽課”背“元寶”五十兩銀錠(GBCA MS63),銘文清晰,以74.75萬元為識珍者所獲。
紙幣板塊行情亦有起色,其中一版人民幣獲高評分者的成交價格令人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