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誠軒2022年春季拍賣會已于8月12日順利收官,中國書畫、現當代藝術、瓷器工藝品、錢幣四個項目共六個專場,總成交金額人民幣三億八千五百余萬元,總成交率逾90%,表現穩健。
在疫情影響的大環境下,本季拍賣較為平淡,但錢幣項目因珍品現身而逆勢再創佳績。民國十六年張作霖伍拾圓金幣、奉天癸卯一兩銀幣兩件拍品,分別成交于3450萬元、4657.5萬元,在兩天之內連續刷新中國錢幣公開拍賣成交價格紀錄,同時躋身于世界錢幣拍賣價格排行榜前十。這是中國錢幣首次進入前十名榜單,不僅打破了美國錢幣長期壟斷此排行的固有格局,而且彰顯中國錢幣市場發展的蓬勃態勢,意義重大。
中國書畫共四百五十余件拍品,成交率逾81%,成交金額三千三百余萬元。
溥心畬《臨明四家畫卷》是其早年臨古力作,對探究溥氏繪畫歷程具有重要意義,拍前備受關注,經多方角逐,以511.75萬元為資深藏家競得;另件《秋桐聞蟬聲》作于1946年,寫贈李秋君胞弟李祖元,后經張大千題字,以66.7萬元成交。
傅抱石創作于1940年代后期的《山雨》系其自遣懷抱之作,以241.5萬元善價易手。潘天壽橫幅自作詩《飛來峰》為1950年代末期書作,結體奇崛,氣勢恢宏,成交于80.5萬元。吳昌碩《東籬叢菊笑西風》畫于1914年,寫贈湖州同鄉宋尊望,以73.6萬元交割。吳冠中《長白山天池》作于1985年,贈予美術評論家黃蒙田,深具抽象之美,以79.35萬元成交。
成扇部分,梅蘭芳畫,羅惇曧題《孟良與焦贊》繪孟良、焦贊臉譜,背面為姚華書法,梅蘭芳于1960年代初將此扇送給鄧拓收藏,鄧氏極為珍愛,在1962年8月8日的《北京晚報》上撰文、刊圖,意義非凡,經激烈競價,以88.55萬元為識者收入藏篋。
現當代藝術專場拍品五十余件,成交率72%,成交金額四百五十余萬元。其中,封面拍品《蹲》是賀慕群1970年創作于巴黎的油畫,構圖簡潔,意蘊豐富,最終以87.4萬元被賞愛者惠存。關良的小幅作品《山區風景》,意象生動,筆觸揮灑,以69萬元為藏家納入囊中。
龐薰琹創作于1940年代初的《淡彩唐代仕女》,畫面設色纖而不佻,麗而不綺,嬌而不艷,輕俏活潑之中洋溢著裝飾情調,以47.15萬元為資深藏家購得。羅中立的《故鄉情之擁抱》,具有典型的鄉土表現主義風格,以33.2萬元善價成交。
當代板塊,劉可《圣維克多山天空》與宋琨《天真者》,分別以23萬元、18.4萬元為賞愛者收入。
瓷器工藝品專場近一百一十件拍品,成交率逾80%,成交金額一千二百余萬元。清乾隆藍地洋彩軋道皮球花紋鋪首耳四足洗,結合錦上添花技法與皮球花紋飾,施藝不厭其煩,氣息富麗堂皇,成交于92萬元。清雍正斗彩團菊紋盤一對,為追摹成化斗彩之品種,敷彩明艷,以71.3萬元易主;清雍正斗彩壽字紋碗,紋飾簡約疏朗,格調清雅脫俗,亦得58.65萬元善價。清咸豐五彩花神杯一對,極富康窯遺韻,以65.55萬元成交。
工藝品部分,元至明早期銅瑞獅戲球香薰,工藝精湛,以34.5萬元為資深藏家競得。清咸豐至光緒墨玉雕蝠廳鎮,系出名門,成交于31.05萬元。
錢幣項目《機制幣》、《古錢?金銀錠?紙幣》兩個專場拍品一千七百余件,總成交率逾93%,成交金額逾三億三千五百萬元,成績亮麗,在市場結構調整的大環境下,尤其具有意義。
率先開槌的《機制幣》專場,經過連續兩日的激烈鏖戰,最終取得成交率96.82%,成交金額3.11余億元的佳績,系國內機制幣拍賣有史以來,首度單場成交金額突破三億元。拍賣當天現場座無虛席,電話委托、網絡競投、代拍平臺等多種形式競投踴躍,高端幣種連創價格新高。
百年來遺世獨存的中國機制幣之王——奉天癸卯一兩樣幣,在1991年古德曼專場拍賣會多年后首現國內拍場,經現場與電話委托數位實力買家輪番競逐,最終以4657.5萬元被志在必得者斬獲,成為海內外公開拍賣首枚超過4000萬元的中國錢幣,一舉刷新中國錢幣拍賣的最高價格紀錄。民國十六年張作霖像伍拾圓金幣、丙午戶部大清銅幣中心“淮”二十文樣幣,分別以3450萬元、517.5萬元高價刷新中國金幣、銅幣拍賣最高價格。光緒二十九年戶部光緒元寶庫平一兩銀幣,以2300萬元善價易手。
本場機制幣拍賣,共有四十七件拍品成交價逾百萬,其中三件超過兩千萬,而奉天一兩高價成交,是目前除美國錢幣外,全世界拍賣價格最昂貴的錢幣。
《古錢?金銀錠?紙幣》專場成績穩健,成交率88.08%,成交金額近2400萬元。各板塊均穩中有升,尤以五十兩大寶精品表現不俗。其中,清代江蘇“萬春銀爐 沛縣 萬春銀爐”五十兩銀錠,形制近似鄰省山東大寶,公開拍賣僅此一枚,以67.85萬元拔得本場頭籌。此外,經PMG評級高分的第一版人民幣好品原票,亦多以高價易手。